翻滾吧阿信海報01縮.jpg 翻滾吧阿信海報02縮.jpg  

來到2012年,總覺得再不寫些什麼,好像很對不起自己,其中有些東西不特別拿出來評點一番就又感覺更對不起良心了。如果要說去年建國百年的這一載,有什麼東西是表現突出、較為特別,並大放異彩的,我大概會說:「國片」吧!從2008年的《海角七號》一直到去年的《艋舺》掀起一陣國片狂潮後,中間也有不少叫好、票房也不差的片,像是《囧男孩》、《聽說》、《父後七日》都是,或是口碑好但票房沒那麼亮眼的,例如:《九降風》、《第四張畫》之類。到了2011年,國片幾乎造就了一項奇蹟,從兩千年初票房市佔率不到1%的窘境,搖身一變居然突破20%,塑造出許多話題。如今就算是國外的發行商,也對國片大感興趣,例如去年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雞排英雄》是「福斯」所發行,《翻滾吧!阿信!》則是「華納」所發行,直到今年許多預計上檔的片子也都有對其感興趣的外商願意承接發行,而且越有台灣味道或是獨特文化的,這些外商越喜歡。不過說了這麼多,那都不是我想說的重點,只是單純高興國內的電影終於又揚眉吐氣一番,並且有了好氣象。真正想說的,是回顧去年一整年裡頭,自己最喜歡也最想推,甚至不推不行的一部電影:《翻滾吧!阿信!》。

 

據導演自己所說,《翻滾吧!阿信!》是一部定位在商業娛樂的電影。不過從取名來看,似乎有想要告訴別人這部電影和之前的《翻滾吧!男孩!》有所關聯。然而《翻滾吧!男孩》卻又只是一部紀錄片,告訴人家這齣新電影和以前那部紀錄片有關,以包裝宣傳角度來說,或許這並不是一個討好的電影名,甚至會讓不知情的觀眾以為這也是一部偏向紀錄片的電影,不愛看紀錄片的人勢必大有人在。不過阿信票房終究不俗,不知該說是林育賢導演的自信,還是那股非要讓人家知道《翻滾吧!》的兩齣電影都是他創作出來的執著,才取這樣的名?

 

大致上,這是一部勵志,卻不說教的好片。又或許它仍想說教,卻能把說教融於無形之中。從劇情裡面,導演並沒有告訴我們想要改變現狀得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去解決,像是主角一開始與母親的衝突,顯示出人生難題棘手且不易解的一面。人生並非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在每個人生階段有不同的處事方式。要解決問題需要付出的東西往往不是當初的自己能想到的。畢竟當初若能想到,人生哪還會有什麼起伏變化?本片只有告訴我們,遇到瓶頸想要突破,恐怕路途曲折而遙遠,唯有鼓起勇氣正面迎向問題,擔起選擇後的責任,努力不懈,方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時候!同時這也是一部令人感覺到用心與認真的好片。它不似今年的《賽德克‧巴萊》那樣氣勢磅礡,也不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那般擁有吸引人的宣傳話題及行銷方式。它所擁有的,只是一位背水一戰的導演和一位堅持顧好電影品質、只想推出好電影的監製,以及一群說不上陣容華麗卻又個個全力以赴的演員所共同呈現的良好戲劇品質。

 

演員部份,先不談彭、柯兩人,配角像是龍劭華、夏靖庭、潘麗麗乃至年紀輕輕的李冠毅都表現相當到位。陳漢典雖不至於不好,但演出方式幾乎和《艋舺》一片一模一樣,有點美中不足,林辰唏則卡在角色本身有所受限加上沒有特別的演技去詮釋,相形其他人便有些失色。而彭于晏與柯宇綸表現精采,從他們身上絕對可以看出所謂演員的「態度」與「熱情」。雙雙入圍四十八屆金馬獎兩個獎項,自然是評審團們對兩位演員的肯定,也透露出本片並沒有什麼譁眾取寵的地方,全靠質樸的演技使得電影故事精采起來。彭于晏沒能得獎,看看他的對手名單後,用一句:「入圍已是種肯定」來安慰還算適合。然而柯宇綸沒摘下金馬,倒真是本屆遺珠!整部戲觀察下來,柯宇綸絕對是年輕演員裡的戲精,能超越戲精的應該也唯有戲精。

 

但柯儘管在此表現優異,大多數人之前應對他不算熟悉,其實柯的演員之路一路走來並不順遂,儘管他的父親是導演兼演員,自己也從童星做起,卻依然得不到父親的支持。父親認為演員這條路不好走,如果不是銀幕偶像,便很難成功,要吃的苦太多了,寧願自己小孩走別條路。然而柯宇綸並未因此放棄,考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就讀自己喜歡的戲劇系,就算再困苦,也堅持要演戲。據柯自己所說,最窮困的時候,一個月只有幾千塊能溫飽,即便如此處境,也打倒不了他的堅持。不知是不是有同樣困苦的心路歷程在作祟,自己替柯宇綸在此片的成功感到開心,起碼在金馬入圍之後,柯以後的通告和片酬應該都是會提升的,希望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看到柯宇綸更臻巔峰的一天!

 

同時入圍並得獎的最佳原創電影歌曲──亂彈阿翔的「完美落地」,也是一首完美的電影配樂。作詞、作曲、演唱都由陳泰祥一手包辦,很久沒有看到那麼符合電影劇情的國片配樂了。記得在看電影時,當「完美落地」一響起,觀賞者彷彿就會隨歌詞進入電影主角的回憶裡頭,那情境既熱血又感人。此外,一股懷舊的氛圍,也是此片的一大看頭。除了一些眼尖的鐵道迷仍可從部分鐵路設施找出不屬於那時的東西之外,整部電影可以說相當成功的帶領觀眾進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空裡。細節處考究自是用心,然而最主要的還是一些畫龍點睛之處。王傑的影音、劉德華的服裝造型、蘇慧倫的歌曲、那年代的機車、撞球間、以及可打公用電話傳輸訊息的BBCALL等等,每件事物都點綴的頗有味道也恰如其分,同時一方面也告訴觀眾,荒唐歲月裡的阿信,並非只是僅僅虛度一、兩年的時光。了解這點後,便不會覺得阿信的復出年代有什麼問題,也不會去細究故事裡的每一個年分了。相較之下,同期上映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一片,似乎就遺忘了在那段青春歲月裡,也曾引領風騷過的CALL機?

 

《翻滾吧!阿信!》裡頭的幾個沉重故事情節,不完全照著真實故事,有多處是經過改編的。譬如菜脯這角色的最後真實情況是不停地往返牢獄,但電影結局非是如此,不知是不是導演想向那年代的港片致敬,總覺得有許多經典港片的影子融於裡頭,但即便這樣, 依舊覺得渾然天成,並不狗血,或許是劇本、剪輯、拍攝手法本身夠好的緣故吧。在故事裡,比起主角來說,菜脯這人沒啥風骨、格調不高,是一個常見的平凡小人物。在劇中,從他禁不起誘惑背叛至交、又怕至交生氣囫圇吞棗地空手吃便當、被舞廳大哥利用等事情來看,比起阿信,他是俗氣多了。但這角色並不教人討厭,只因他更接近你我週遭。也或許,他有更令人同情的成長背景,或是,它比阿信擁有東西的少太多了。至少,從本片裡,的確看不出菜脯除了擁有一個好哥們之外,還擁有什麼?他家庭健全嗎?我想不。他身懷絕技嗎?答案大概也是否定的。後天能培養的的任何長處比方說細心、機伶、堅忍、夠努力、有毅力這些,他有嗎?很哀傷,似乎也沒有。既然沒有這樣的能力,仍想去扛起自己承擔不了的事物,下場唯有淒涼一途。

 

在本片最後決定剪掉的一些劇情裡,其中有兩幕是這樣的:阿信在一天工作完回到家裡休息時,還有一個溫暖的屋子以及能打鬧閒聊的弟弟;而菜脯卻是一個人孤單地到海邊獃坐看海。後者的畫面,後來在阿信成功時的腦海,有出現一下,但並不完整。其實我認為,如果能把海邊那幕安插至適合的地方,是會讓觀眾對菜脯這角色更添共鳴的。即便增加觀影時間,應也是加分的機會多過扣分,何況這幕並不長。菜脯這樣複雜的角色,如果由一般偶像或演員去演,恐怕過於平面,就算不覺呆板,大概也難以讓人感到那種複雜情感和無可奈何的氛圍。且菜脯在劇中的重要性又大,沒有了他,就無法延展出阿信那段荒唐歲月。然而,柯宇綸仍舊辦到了。可以說,柯宇綸用一個夠份量的配角身份,去撐起了整個故事的變化。看完全片,彭于晏精壯的體格與不用替身的態度令我敬佩,但菜脯被打倒在地上渾身是傷半睜著眼笑喊那聲:「阿信!」,才最能迴盪我心!

 

雖說這幾年的國片有不少是屬於投資人計算市場過後設計得宜然後成功獲利的,像是《頭文字D》、《不能說的秘密》、《雞排英雄》或像是《海角七號》這種導演另有籌錢目的的片。但從2011年的國片來看,舉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翻滾吧!阿信!》、《賽德克‧巴萊》都是導演純粹拍自己喜歡的事物依舊叫好叫座的,這說明了國人對國片的接受度及熱情再度提升至以前的高峰。不論題材,只要你包裝得宜、行銷夠好,能夠成功塑造話題並且打動人心,票房也必定反映在你的用心程度上。其他像是大製作成本、大卡司演員陣容、知名大導演等元素,倒不是必備的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