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3海報 

一如預期,《美國隊長三:英雄內戰》聲勢浩大,上映後票房一路熱賣,叫好又叫座。在首映當天,特地於白天跑去看,果然沒令我失望。在看這部電影前,真的不必想太多,也不必先去找漫畫來瞭解內戰的故事,因為是同一個主題,採用不同的故事創作。漫威的電影和漫畫,一直以來就沒有絕對的連接,硬要拿來對照不僅意義不大,也影響觀戲感。不如就漫畫歸漫畫,電影歸電影,當做有兩種獨立的長篇英雄故事,分別表現在不同媒材上,這樣反而更幸福,等於有兩個作品可供期待與欣賞。尤其《美三:英雄內戰》這部片,可以看做是一個完全獨立於漫畫之外的精彩故事,若要完整享受觀影樂趣的話,《美國隊長》電影前兩集、《復仇者聯盟2》,這三部電影應該是必看的。尤其是前作《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對主人翁之一的史蒂芬羅傑斯內心變化有相當獨到的描寫,可以說是現在這齣「英雄內戰」的故事發展基石。至於其他相關電影作品,如《鋼鐵人》系列、《復仇者聯盟》、《蟻人》等,重要性就沒有那麼大,基本上不看不會有太大影響,看了則會增加些微微樂趣,僅此而已。

 

有別於漫畫原作裡頭因為信念想法不同而爆發英雄內戰,電影則安排聚焦在「情感」與「理念」兩大原因上。這兩大因素,在部分英雄身上是分得清清楚楚;在某些英雄上卻又是混雜的,每位英雄參戰,也有不同理由和動機。但理念與私情,本就並非不能同時存在。雖說電影劇本這樣處理,呈現起來略為簡單,但對有時間限制的電影來說,這樣的手法反而令人覺得貼近、更能感同身受。

橫幅

 

人終究是群居的動物,要獨立而活實在太難,從生理或心理上來講都是。史蒂芬羅傑斯自從獲救後,原本的世界早已不在。僅剩的兩塊拼圖在佩姬卡特過世時,便只剩下原是摯友的巴奇一人,唯有巴奇和他擁有同樣的過往記憶。若沒有了巴奇,在神盾局被滲透殲滅後,史蒂芬羅傑斯的過往與身份,又有誰是真正的見證呢?這種羈絆若不在了,人就真的是孤立於世界。如同港片《無間道》裡頭,黃警司被殺害後,對陳永仁來說,是個難以承受的莫大打擊。這不只代表一條人命的殞落,也代表另一個人心裡對外的窗口,徹底消失了一扇。在本片巴奇被追捕時,史蒂芬定有類似感覺,巴奇若也消失在這個世上,自己無疑又少了個通往過去世界的窗口。儘管當時巴奇記憶尚未完全恢復,不過對史蒂芬來說,巴奇被追補的情景,也等於看見另一個自己──那個在前作被整個神盾局追捕,從電梯惡戰再騎著摩托車逃亡出去的美國隊長。但至少那時他還有娜塔莎、雪倫卡特以及尼克局長,而巴奇卻什麼都沒有。一樣是無法自主的沉眠,史蒂芬張開眼,還可以是國家英雄;而巴奇甦醒,轉眼間卻已是犯案累累的秘密殺手。在情感方面,若能了解這些,就不難想像隊長那種處處護著巴奇的心情。

20160427204425_18

 

但我們能說隊長的反抗僅僅是因為私情嗎?當然不是。在經歷了九頭蛇瓦解神盾局和滲透副元首這樣層級的政府官員後,美國隊長早已明白沒有什麼組織是能夠完全信任的,所以他對東尼史塔克希望把自身交由外在體制來管理,感到不能接受。如果超級英雄在出任務時,造成傷亡或其他代價,至少還有良知能加以約束,讓自己謹記教訓。但如果出事或闖禍了,能推給背後所屬機關,久了,是不是就連良知的掙扎也都可以省略了?說到這,也就不能不回味編劇賜予蟻人的那句台詞:「我是你的良心!我們很久沒有好好對話了!」除此之外,在體制內,是否每個人都能得到該有的對待,這也是隊長陣營所質疑的。而從無法請律師和最後眾英雄未審先判,直接關入海上監獄這點來看,這種質疑的確有其必要。何況與聯盟本無關係的蟻人,也遭受同樣對待,部分人權以及自由精神的消失,使人更無法信服眼前的體制。

 

東尼史塔克是劇中第二個主角,編劇也抓住了從《鋼鐵人》到《復仇者聯盟》的角色心路歷程來發揮。儘管娜塔莎總嫌東尼過於自大或自我,但在本片裡,藉由受害者家屬的心聲,東尼確實是反覆檢視了自己,放低了他的姿態,在個性上也做出了些妥協。東尼的出發點是良善的,但協調過程中不斷被羅斯將軍給欺騙,這也呼應了史蒂芬擔心的信任問題。比起東尼來說,在理念上最支持《蘇科維亞協議》的是戰爭機器羅德中校。儘管屬於基層的美國隊長與屬於國家高層的黑豹,同樣都認為這樣的領導組織立場容易反覆或是充滿政治角力,但羅德中校的確是用一種謙卑的心態來看待超級英雄自我權力這件事,當然這可能跟他是傳統軍人出身有關。至於對東尼史塔克來說,簽約應該算是一時的權宜之計,但不可否認,其中也帶有讓自己心中罪惡感有效降低的消極調適用意在。其實邊走邊觀望,保持自身一定自由,才是真正最符合東尼史塔克的個性。畢竟在這之前,除了人類無法約束的浩克、索爾以外,聯盟中行事作風最脫離體制的、最常觸法的、最認為自己不輸給政府的,就是東尼啊。又或許東尼長期遊走於政商之間,審時度勢自有一套,隱約知道若當前不跟政府妥協,很可能未來就會被清算,所以才告訴隊長他這麼做是在守護復仇者聯盟。只是這種從自我價值觀出發,喜歡替他人先想好一切的個性,偏偏就是和一些英雄合不來,但歸根究柢,東尼的考量仍舊是善意且顧及眼前現實的。

 

《蘇科維亞協議》簽與不簽,實在是沒什麼對與錯,若真讓英雄們對這協議仔細探討利弊,然後爭論、戰鬥起來,套到大銀幕上,可能時間上無法承載,內容也變得太過說教。目前這樣的情、理混合,引發衝突,的確是自然許多。其實「理念」看似崇高,卻總有個極限,遇上無法跨越的現實面很可能也堅持不下去。好比在《復仇者聯盟》裡頭,洛基在地球造成的災情如此慘烈,但相關當局難道能硬起來跟索爾要人嗎?怎麼要?要得到嗎?要了之後又該怎麼辦?更現實點,不要說反派組織,地球當局連索爾和浩克的行動都無法掌握了,單憑聯合國一個小組領導的管制協議,又怎能真實掌握住各種反派或敵人組織的確切狀況呢?如果掌握得住,就不會有過往的洞見計畫危機了。理念雖然能盡善盡美,但實施起來卻脫離不了「人治」,難道人性也是盡善盡美的嗎?也許電影主軸仍是「美國隊長」的關係,所以故事設定中,主持簽約的工作交由了羅斯將軍這樣一位令人詬病的人來負責,以凸顯美國隊長的正派作風。這編劇手法多少降低了政府形象,顯現了「人治」體制的負面。但跳脫電影劇情來看,其實這協議本身未必有多糟糕。若能經由一些不同領域的專家合作研討,擬定出英雄執勤的配套措施和細節,讓英雄出任務時,有一些客觀上的行事依歸,再適度給予英雄們一些現場決定權,我想「大多時候」仍會是好事一件,只是這終究也只是無法證實的推想。

ca3-6-1

 

整部電影的動作戲非常好,無論是公寓逃脫、地下道追逐、機場大戰等,都延續了《美國隊長2》的武打風格。這點不只有別於「DC」目前的超級英雄電影,也和自家的《復仇者聯盟1、2》有些許不同。各場動作戲,都有針對英雄角色的能力特質來發想,不只是死板板的拳頭對打或硬拼超能力,也因此儘管本片出場英雄眾多,卻沒有人的打鬥是教人觀看時會覺得疲憊無勁的。尤其是定位於宣傳重點的機場大戰,不僅打鬥熱血、氣勢磅礡,一些台詞設定,也令人覺得妙趣橫生,非常討喜。蜘蛛人的角色形象在此得到更進一步的建構,無論是在本片中或是在本片之外,都對漫威影業帶來極大的好處。本片的場景切換亦是乾淨俐落,細節敘述不拖泥帶水,儘管片子長達兩個小時半,觀影下來卻不會感到沉悶,反而還覺得意猶未竟,這點實在不得不教人讚嘆。結尾藉由齊莫的視角,傳達了英雄故事背後不為人知的、被犧牲的一面,多少強化了故事的質感,也突顯了這位反派的特別。本該是位極端復仇者的黑豹,因緣際會下得以窺見齊莫的行為,率先從復仇的悲劇裡跳脫出來,與先前的憤怒形象成了強烈對比,也算是一個發人省思的結尾。這與鋼鐵人最後的血淚心情,共同為電影畫下了一明亮、一深沉的雙句點,令人在心中迴盪不已。英雄因為接近凡人,所以有各種人性衝突,卻又因為比凡人多了些崇高意志,終能使事情暫時得到緩衝的解答,一如黑豹與酷寒戰士的個人選擇一樣。

20160427204458_69

20160427205547_11

 

仔細想想,一個集結英雄偶像、科幻武打的商業電影,對於太過複雜、深沉的議題,終究也只能輕輕帶過,哪能真的告訴觀眾什麼正確答案呢?但至少,當觀眾因為「你挺哪一邊」的宣傳標語而被慫恿進場,又在觀影完後主動深思兩派陣營對壘的意義,實際上就證明了這是一部成功的商業大片。而且成功的不單單是戲院內的148分鐘而已,從本片開始炒作,一直到勾起你想看別部漫威電影的念頭,這整個過程都是極為成功的。整體來說,這是一部能拉抬別齣電影,自身劇情也令人亮眼的漫威代表作。

 

arrow
arrow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