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喜歡讀詩,我愛詩,也寫詩。但儘管這樣,仍得承認自己對詩的了解與涉獵不夠深、不夠廣,這絕非什麼場面話,實在是詩的範圍與學問太大,真要對其百般了解,絕對是一件耗盡畢生心力的事。以古典詩和現代詩來說,我花在前者上的時間比後者來得多,而古典詩裡,我又比較熟悉近體詩,對於唐代以前的古詩,我閱覽得也不夠多。因此每當要說自己懂點詩、會寫點詩時,就不禁有些心虛。不過打從自己也開始步入詩的創作後,發現詩也跟其他眾多學問同樣,當自己開始會創造了、有過創造的歷程,在看待其他人的作品時,就會有不同的觀感。我想這無非是所站的立足點不同了、體悟事理的能力變精細了、了解的東西變多了、眼界越來越遠等因素。還記得小時候背的唐詩裡,有一首是五言絕句,題為《答人》,內容只有短短二十個字: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小時候只覺得這首詩挺好背的,是一首表現悠閒生活的詩,也不太了解內容,想不到長大後卻相當喜愛。「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這開頭兩句都是白描的句子。白描雖然較為簡單直接,但也因為這樣,擷選元素時,就變得相當重要,尤其在篇幅精簡的古典詩裡,究竟要描繪哪件事?選用哪些字詞?章法如何構成?都成了錙銖必較的學問。單看《答人》前兩句,「偶」字點出即興的氣氛,「松樹」、「石頭」也都能順利引領讀者進入高山的景象,接著,「高枕」、「眠」兩處又帶出隨遇而安、陶然自得,甚至是一種令人羨慕的「不受世俗約束,想做什麼就立刻做什麼」的浪漫生活信念。

 

大抵來說,詩的前半段可謂用字精準、剪裁得宜,然而這首詩最出色的地方猶在後頭:「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把原本純粹由景象和動作所構成的意象,增添了「時間性」的趣味。山裡沒有可計算日子的器物,縱使寒冷的天氣又到盡頭,也已不知是哪個年頭了。在這一句的結尾裡,相當高明地引導讀者去感受時間性的存在,並讓讀者順勢發展,將意象延伸到未來。雖只有二十個字,卻彷彿讓觀看的人腦海裡,不禁想到好幾個年頭後,這位隱者是否仍在山裡繼續此般悠哉地生活?後兩句由於有因果關係,彼此拆開來看意義並不大,但合在一起時,就使這首詩的結尾有了高低的起伏。有人曾說五絕是:「無餘字易,有餘韻難。」能夠把五絕寫得精簡適當還算容易,至於要在這短短篇幅裡寫出動人餘韻,就真的很難了。而這首詩餘味無窮,正是最佳典範。

 

如果同樣選一首具有「不在乎世俗眼光,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相近浪漫詩作,我會舉柳子厚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來做些比較。雖然同樣是好詩,但總覺得《江雪》的內容構成「刻意」了些,《答人》則近似偶然、無半點痕跡。《江雪》用了四句一樣是景色加主角動作的句子來構成含蓄而完善的意境,可謂神韻詩派標榜的「羚羊掛角,無跡可尋」之絕品。雖然《江雪》的視覺美感比較豐富,但四句全用來寫景,這結果本屬應當。而《答人》前兩句即點出背景與主角性格,後面兩句便有空間走向新變化,增添了景像以外其他可供玩味的意境,我認為這種手法更加高明且豐富些。而時間這種抽象東西,比起視覺能感受到的空間美感來說,更不易表達。往往只要一有人先寫出佳句,後人便難以超越,也因此太上隱者這首《答人》可謂經典,無怪乎在一些詩集或選本裡,曾被稱為五絕壓卷之作,此一評價看來絕非浪傳。只可惜翻遍全唐詩和五代詩,署名此人的作品也就只有這麼一首,讓人不禁大嘆可惜。

 

至於太上隱者究竟是普通的山居隱者?還是擁有高才之詩人刻意隱名?恐難以得知。假若是前者的話,單看這首作品不免覺得這名隱者除了生性浪漫、曠達又淡然外,文學天份實在也相當高,甚至教人有些難以相信。若是後者的話,刻意隱名不知為了何事?而身為詩人同時能有這般超然體悟,也實屬稀罕。還是說,便是這樣一個把詩名視如浮雲的人,才懂得隱居、出世的真正意義?也才寫得出這樣的詩?還是說這類創作若非這樣便寫不出來?如此一來,則種種奇怪似乎又變得不奇怪了。

 

arrow
arrow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