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古典詩瑣碎談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高緯馮小憐  

北齊(其一) 李商隱

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
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文章標籤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喜歡讀詩,我愛詩,也寫詩。但儘管這樣,仍得承認自己對詩的了解與涉獵不夠深、不夠廣,這絕非什麼場面話,實在是詩的範圍與學問太大,真要對其百般了解,絕對是一件耗盡畢生心力的事。以古典詩和現代詩來說,我花在前者上的時間比後者來得多,而古典詩裡,我又比較熟悉近體詩,對於唐代以前的古詩,我閱覽得也不夠多。因此每當要說自己懂點詩、會寫點詩時,就不禁有些心虛。不過打從自己也開始步入詩的創作後,發現詩也跟其他眾多學問同樣,當自己開始會創造了、有過創造的歷程,在看待其他人的作品時,就會有不同的觀感。我想這無非是所站的立足點不同了、體悟事理的能力變精細了、了解的東西變多了、眼界越來越遠等因素。還記得小時候背的唐詩裡,有一首是五言絕句,題為《答人》,內容只有短短二十個字: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小時候只覺得這首詩挺好背的,是一首表現悠閒生活的詩,也不太了解內容,想不到長大後卻相當喜愛。「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這開頭兩句都是白描的句子。白描雖然較為簡單直接,但也因為這樣,擷選元素時,就變得相當重要,尤其在篇幅精簡的古典詩裡,究竟要描繪哪件事?選用哪些字詞?章法如何構成?都成了錙銖必較的學問。單看《答人》前兩句,「偶」字點出即興的氣氛,「松樹」、「石頭」也都能順利引領讀者進入高山的景象,接著,「高枕」、「眠」兩處又帶出隨遇而安、陶然自得,甚至是一種令人羨慕的「不受世俗約束,想做什麼就立刻做什麼」的浪漫生活信念。

文章標籤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古以來,大抵文人都會流傳些趣聞逸事,剛好自己也頗愛看這類題材。其中有一則,算是展現藝術家對作品有所堅持不輕易妥協的一面,相當瀟灑且令人尊敬,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尤為欣賞,茲錄一下,分享給大家。

 

說起這號人物,或許大家比較陌生,但說起他朋友──王維,大家就蠻有印象了,這人便是王維的拜把──祖詠。盛唐詩人祖詠,少年時結識王維,雖然出身一貧一貴,卻不影響兩人深厚的友情。王維比祖詠還早及第,然在這之前,祖詠亦曾赴京應試過,還流傳了一段膾炙人口的故事。

 

那次應試題目為「終南望餘雪」,限定十二句六韻排律。祖詠寫道:「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寫至「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時,祖詠想了想,便擱筆不再續寫下去,起身交卷。好比電影《食神》一樣,主考官看了卷子道:「只寫四句是不允許的,念在你寫的不錯,還有點時間,再寫一些吧!」想不到祖詠卻瀟灑回道:「意盡。」好個意盡,想當然爾,錢起應試那種重出一字的情形或還可僥倖得到皇帝激賞,祖詠這與體制相差甚多的作品自然是不合規定,理所當然地落第了。

文章標籤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陣子於圖書館借了一本書,書名是《趙翼傳》。內容即為甌北一生詳述,摻雜其詩文於裡頭,除了旁徵博引許多相關文獻外,對其人理論思想也有頗多探討,是一本還算詳細的傳記。不過,這篇雜談要說的卻不是趙甌北,而是仲則,我的偶像黃仲則。

書本借來後,開始還看得津津有味,既是乾隆三大家,又做到高官,交遊自然廣闊。然看到約三分之一處,有些小失望,當然不是說書本哪裡不好還是怎樣,只是對於生於同一時代,但甌北交友範圍內,似乎沒有黃仲則在裡頭這件事感到有些在意和納悶。但是仲則的摯友洪稚存卻是甌北的好友,而這本書除了一開始談趙翼出生地,提到陽湖、武進一帶,地靈人傑、文人輩出時,出現了黃景仁三字,然後整本書就再也沒有提到這個人名了。

直覺是仲則英年早逝,在世日子不多,三十四年春秋裡,沒有結交到這位當代三大家之一罷。但對於甌北與稚存過從甚密,卻不識同鄉稚存知己──隔壁鄉出身一度詩撼京城的黃仲則?不禁仍教我起疑,於是又把書翻了幾遍。

洪稚存出現於此書中甌北身邊,詳細時間並沒有說,但以內容次第來看,應是在甌北中晚年後才出現。雖書中有云兩人故鄉同樣,就住在隔壁巷裡。但甌北大洪稚存十歲,應試及第的時間也都有錯開並有不小的時間差距,推估兩人年輕時應該互不相識。而仲則《都門秋思》名播京城時,約是甌北第一次放棄仕途歸隱故鄉恬居奉母的時候,大概兩人就這樣錯失認識的機會。後來等稚存考上進士有了官位,日子逐漸好轉時,仲則卻已來不及見到摯友成就,因病過世了。此時甌北人也不在京師而在揚州講學,大概和稚存也不會有交集。很可能,最少在稚存考上進士前,甌北都不大認識稚存,所以就不可能認識黃仲則了。

不過這畢竟只是推想。

文章標籤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