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座孤讀的島嶼果子離著  

《一座孤讀的島嶼》
果子離 著
2005遠流出版

《一座孤讀的島嶼》是我偶然在二手書店購得的一本書,我買的這本,翻過書本封面,扉頁上有作者親筆寫的幾個大字:「字遊字在,謝謝快手!」後者我想應是雙關語,一來肯定挑中此書的讀者,二來也是感謝書店主人──銀色快手吧。作者「果子離」,由於自小喜愛閱讀,也愛發表,從書中可以得知,他的夢想是能有個屬於自己的發表平台,遂一路從編輯走來,最後成了網路作家。

 

但若用「網路作家」來稱呼果子離先生,或許不盡合他本人的意。網路的出現,雨後春筍般的各式平台,一圓許多人想發表文章給人看的夢想。而網路文章品質參差不齊,種類繁雜,有營養的、沒營養的,都充斥在這浩瀚網海裡,從閱讀人的角度來看,如何從中挑選適合自己汲取的,然後再花時間去閱讀,成了一門困難的課題。面對當今網路文學被質疑的現象,作者始終相信網海茫茫,必定仍有許多和他一樣愛閱讀、愛分享、不寫作會很痛苦的人。他也不強求自己在這市場上能成為主流,他只想將他的閱讀、他知道的、他見聞的,經過腦袋消化整理後,分享給大家知道,以及好好的經營這樣的事情。這心境不是超然,但也算是淡然了。

 

果子離有自己的信仰與道路,在「生命因孤讀而不孤獨」這篇文裡,有他的生活哲學。文章寫道:「無論世間多喧囂,心情多紛擾,只要遁入閱讀的情境,人便沈澱而澄靜,彷彿關閉起銅牆鐵壁般的城門,閉關自守,悠遊於清明自在的歲月。」、「我們必須學會獨處,才能進行閱讀活動。散文家蒙田說:『我們必須保留屬於自己的後廂房,自在的在這裡營造我們真正的自由,以及我們的退隱和孤寂。』」、「後廂房指的不是任何廂房、書房或圖書館、咖啡廳,它存在於自己的心靈角落,唯有定下心來,後廂房門才會開啟。」只要你是一個不怕獨處、喜好閱讀或藝文的人,必定能理解這樣的一番話,或許這正是閱讀的真諦也說不定。我常在想,閱讀,若是一種汲取,那麼汲取後,便是反芻、消化,而後再自然釋放。如果你是藝術家,便能藉由自己擅長的媒材或創作形式來製造作品,如果你是作家或愛好寫作的人,便該是像果子離般的抒寫、再創造。孤寂,是這類人必然要參透的狀態,孤讀,則是必然要有的情趣了。

 

果子離擅寫散文、喜好歷史與評論,《一座孤讀的島嶼》該算是綜合性的創作,算是本散文輯,看似有些簡單,多翻閱幾次後,卻發現總有前次未品味到之處。作者從出版談到電影,從電影談到音樂,又從音樂談到文學,最後又接上作者生活點滴裡的故事與一些小考究文章,形式隨興內容卻絕對有料。孤讀的島嶼,不是座簡單的島嶼。走進這座不簡單的島嶼,像走進一座小型圖書館,作者用詼諧又帶點獨特風格與犀利的筆觸來寫他所見到的世界。他慧眼識英雄,早在《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開拍之前,他就知道魏德聖一定會有紅的一天。他談出版人隱地、談電影人李安、談音樂人張洪量、也談對岸詩人顧城,他無所不談,雖稱不上包羅萬象,但對喜好閱讀與文藝的人來說,書裡的題目總有幾樣是可以擊中心坎的,就算不曉得這些,也不妨當作拓展見聞。在裡頭我曉得了爾雅書房、接觸了不屬於自己那個世代的民歌雜談,甚至認識了蔡藍欽這般有才華的已故音樂創作人。如果沒有翻閱此書,我大概就錯過這些值得去認識的人、事、物了。此著作孤寂而自重,沒有任何埋天怨地的氣息,在作者與其他網路作家合著的《五年級同學會》一書出版後,作者知道仍有許多識貨的人會挑選這些深沉、帶點重量與質感、又帶點文化的率性文章,因而這書絕無任何酸腐之氣。

 

《一座孤讀的島嶼》也不同於《五年級同學會》是由多位作家作品集結起來,裡頭全是果子離從自己文章中精心挑選、收錄的。如果你是喜歡《五年級同學會》一書的讀者,這本書或許可以看做是其中一個分支的進階版。如果你是喜歡果子離底下新聞台、電子報的讀者,那這本書就更不能不收藏。雖說大部份文章在作者自己新聞台都有,但集結成冊,一卷在手,方便隨時隨地玩賞也方便閱讀,似乎才是愛書一族想擁有的感覺。如果你也是喜愛觀賞事物或閱讀寫作的人,那就不能不光臨這座孤讀的島嶼,快拿杯咖啡、伴著陽光,踏上島來逛一逛吧!

  

arrow
arrow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