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磨才故命奇,
善文從賈路迷離。
來年若有崢嶸日,
謹記詩心不許醫。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愁緒如春水,寂寂漫荒陬,
瀠洄抱岸繞,悠悠復悠悠。
愁緒如春水,水深難急流,
我願急流去,流去傷亦休。
愁緒如春水,水漲思緒稠,

文章標籤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身邊有愛好流行歌詞欣賞的友人,在談天時聊到林夕的作品,就讓我提筆想寫一些事。老實說我並沒有很崇拜這位專業填詞家,儘管他的作品紅遍整個華語歌壇,但我總認為當今的流行歌壇無論是作詞還是作曲人,在作品上,普遍都有著良莠不齊的狀況。大概是近年來唱片業景氣蕭條的關係,詞曲創作者往往只能以量取勝,在惡質的創作環境與壓力下,品質也就難以保證。甚至在單一件作品裡,就有著高高低低的落差感。而一些當紅大牌或創作歌手,不知是否較無壓力或是不必求量,偶爾跨界寫的詞,反倒有令人驚艷之處,不過比例上大概也不多。基於對流行樂壇已不太了解,這裡不妄下評論,姑且就來談談最近我喜歡播來聽的王菲的一首歌歌詞──【紅豆】:

 

 

曲:柳重言   詞:林夕  編曲:Alex San

文章標籤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Dec 12 Sun 2010 20:22
  • 寫詩

愛寫詩的男孩經過一番努力,終於變成了獨立自主還可照顧一個家庭的可靠男人。

女孩看著眼前這位剛變成老公不久的男人,笑著問道:「改天也教我寫詩看看吧!」

「我也很想知道寫詩的樂趣。」女孩靠近老公,挽著他的手臂繼續撒嬌。

男人邊做著事邊認真思忖了一下:「不,妳不適合寫詩。」

女孩有些失望,嘟者嘴,蹙著眉頭疑惑地望向他。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Dec 12 Sun 2010 20:10
  • 突破

很多時候,我們應該停止投資自己,轉而投資別人。

這也是一種突破。

可是我們很少這麼做,我們總被告知自己有無限可能,但其實我們並沒有。

如果我們有無限的可能,那麼別人又何必活著?

這個想法太自大了,唯有體認自己的渺小,我們才能一步一步地確切成長。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蝙蝠俠1.jpg 新蝙蝠俠2.jpg

我不喜歡一味的歌功頌德,不過在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和強納森‧諾蘭(Jonathan Nolan)這對兄弟檔推出作品之前,我承認我並不怎麼愛看《蝙蝠俠》系列電影。以前看過的,似乎就只有金凱瑞主演謎天大聖的那部對其演技較有印象而已。而第四集《蝙蝠俠四:急凍人》可說是讓我第一次覺得看好萊塢英雄電影像是在看歐美假日影集似的,儘管有著大牌演員,但幾乎找不到任何一個可談論的優點存在。相信不只我在內,這片應該使很多人至此不再對蝙蝠俠電影抱有什麼興趣才是。

 

2005年夏天,是諾蘭兄弟裡的哥哥接下蝙蝠俠電影革新任務後,所推出的第一部《蝙蝠俠:開戰時刻》上映期。雖有聽聞此片佳評,但因急凍人一片的劣質印象在我腦海中仍很深刻,看到開戰時刻的預告片廣告時,我依舊提不起任何興趣。倒是對這部電影的海報設計手法相當喜愛,就是由很多蝙蝠構成蝙蝠俠身影的那系列,這樣講大家應該有點印象,我認為相當漂亮,非常有設計感。之後2008年,諾蘭兄弟更推出了《蝙蝠俠:黑暗騎士》。也不知是不是希斯‧萊傑(Heath Ledger)遺作的關係,還是這部片本來就該有如此高的評價,但我想應該是兩者都有。總之,當時票房在全球都締造了很好的成績。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不去看一看也不行了,否則當別人來找你討論,你卻只能點頭聽人講的那款滋味也挺不好受的。結果看了之後,我居然愛上了這套新蝙蝠俠系列的電影,還跑去把《開戰時刻》給補完,這讓我不由得對諾蘭兄弟更加佩服。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月13號,外頭下著些雨,雖不大,但也說不上是濛濛細雨。這天事先排出假了,接近中午時,便騎著車去吃午餐順便再去參加頒獎典禮。其實我得過的政府單位文學獎也不過就兩樣:北縣文學獎和這次的枋橋藝文獎,成績也都算是佳作而已。但既然是一種外在對自己的肯定,我還是希望親自來領這個獎。此外,也想看看枋橋藝文獎跟北縣文學獎的頒獎典禮有什麼不同。總之有幸得到獎,還是相當開心,畢竟不管怎樣,有獎金可領是件好事。

另外,我覺得枋橋藝文獎的形式很不錯,一般的地方文學獎通常就只有文學項目而已,不過枋橋藝文獎就不拘限於文學,而是往「藝術」領域去實行,因此還有「攝影」和「繪畫」兩種獎項。我認為這對文學以外的其他藝術領域工作者來說,是一種很好的鼓勵。也許這跟江惠貞市長出身文史科系的因素有關,感覺得出比較重視全面性的文藝活動。身為板橋人,個人還蠻支持這項每年一次的比賽活動。

第四屆枋橋藝文獎頒獎典禮地點:435藝文特區。

 04002.jpg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他一直以為自己的劍夠快。

至少,在整座點蒼山裡是這樣。

放眼整個滇境,比他高明的年輕人,恐怕也沒幾個。

再過個幾年,或許他就能像這座點蒼山一樣,從最高點,睥睨整個滇境。

但有了更高的武功後,他絕不能因此驕傲,除了要繼續弘揚「點蒼靈劍」外,還得做更多有益於世人的事。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繾綣》(已刊乾坤詩刊)

髮會呼吸
耳朵有心跳
雲做了瀏海
春風的臂來抱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憂暖化》

環汙效應日焚燒,
更累無辜珍獸消。
兩極冰層融一丈,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Nov 08 Mon 2010 22:11
  • 蘭嶼

《蘭嶼》

太平洋繫了顆珍珠在台灣腳踝旁
60分鐘能征服的海岸線
圍起一座快樂天堂
海浪潑向狗爬式點綴蛙式和自由式持續作戰

文章標籤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人》

原是一顆流星
背負著宇宙的寂寞出世
要到生命燃燒殆盡
孤寂方能休止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全面啟動海報調整大小後.jpg 

記得好久以前,自己曾經嘗試性地寫過幾篇有關電影的評論,當時寫出些興趣後,還做著那或許有天可以當影評的白日夢。卻在發現要成為專業影評人之前,得付出許多心血和代價,就這麼說吧,我要從哪去生出錢財到戲院一一看遍那些正在上映以及未來會上映的片子?這還不包括一堆以前沒看過的電影在內。而看盜版,就更不是影評人或任何一個跟電影產業有關的人該有的行為。因而影評這個夢,我早就不知丟到哪去了,看來做夢也是需要本錢的,至於寫影評,那又讓我覺得是好遙遠且沒動力的事了。雖然夢醒後的許多年間,我也看過不少令人有感而發的好電影,但就是忍著那些衝動,不再把感想去訴諸文字,心裡總抱著在這資訊爆發的網路時代,除非來個世界末日影評剛好都死光了,否則影評哪會缺我一個的想法。但影評夢放棄了,不代表其他文字創作的夢也停擺,起碼,仍有許多藝文創作不需太高的金錢成本,對,像讀詩與寫詩,或是用文字創作其他東西,但這是題外話,不贅述。

2010年暑假,是《全面啟動》這部電影,讓我覺得無論如何也得提筆談它一談,但我想談的,主要是從這部片裡看一些電影畫面跟小說之間的比較。《全面啟動》雖然是標準的好萊塢大成本片子,但這部戲,可圈可點的地方相當多,就算是商業片,倒也顧及了最基本的傳統藝術面,這包含大家總會注意的演技、美術、劇本等部份。但我想,最難得的,也最值得一提的,應該還是這部電影的劇本。「夢行者」的概念在以往一些片子裡也有出現過,但《全面啟動》的故事結構除了現實和夢境之外,還摻雜了「夢中夢」進去,此外,也設定了許多頗有意思的夢中規則。當場景結構與場景規則都有了,觀眾便跟著故事中的冒險者們進行了一番虛擬裡看似龐大,現實裡卻只有短短一刻的心靈大冒險。劇情看似單純卻又複雜,充滿娛樂效果卻又探討了人類精神層面的問題,單以故事來看,實已算得上是一部佳作。

而這回編劇居然不是諾蘭兄弟裡以往常常負責編劇的弟弟強納森,反而是身為導演的哥哥──克里斯多夫諾蘭一手原創的,這就更教人欽佩了。一個要整合、掌控那麼多電影元素的人,居然可以寫出如此曲折、結構細密的故事。這教那些只專門在寫故事的人面子往哪擺呢?雖然這樣講好像偏激了點,不過看完這片,我真的不禁自問:如果一個電影工作者可以獨立寫出這麼複雜又扣人心弦的故事,那麼,小說家的定位應該擺在哪裡呢?莫非好的電影編劇只要把文字處理的適合讀者閱讀,就一定也可以是好的小說家?而好的小說家,若不對電影拍攝的一些學問下過苦工,恐怕很難成為一個好的電影編劇?那麼,後者看起來好像比較難?這樣說也許太武斷、不夠客觀,甚至可能也有一些人會覺得兩者根本無法直接比較,但事實真是這樣子嗎?

若真拿兩者間的共通性或差異性來看,會發現電影編劇對原著小說家的衝擊遠比我們想像中還來得大。舉例來說明一下:假如一位小說作家想寫一篇劇情峰回路轉、同時並存多條路線進行的故事,他很可能被迫站在更客觀的立場去考量,可能得先這樣子想:「文字要展現的畫面,真的能夠理想地按照順序一一形成在閱讀者的腦海裡嗎?」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蝴蝶效應海報01調整大小.jpg 蝴蝶效應海報02調整大小.jpg (我比較喜歡右邊這張)

一顆雷達銀幕上瞄準某地的長程飛彈,如果在座標上差了一點點、一毫釐,那麼飛彈實際上的落點一定距離目標地點好幾公里之外,這道理應該許多人都曉得。中國古諺「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就是在講這樣的一句話。亦即某樣事物,初期條件若差誤、變化了一點點,最後得到的結果卻是會相差極多的。如果把剛那飛彈例子中間的「距離」變動因素替換成「時間」,那此時若在時間軸上改變一件事,它勢必也會因為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和時間流動而變成改變好幾件事。「蝴蝶效應」──這個用氣象科學和哲學的有趣學說命名的電影,正是在講一個如此科幻的懸疑故事。

主角伊凡,從小就經常發生暫時性喪失記憶不知自己做了哪些事的情形,而後在醫生的建議下,他開始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後來,伊凡搬離了小時候居住的地方,並且正式告別一些不愉快的童年記憶。時間過了許久,長大後的伊凡,卻在某次無意間,發現自己擁有閱讀日記即可回到過去的特殊能力。加上心愛的女孩自殺,於是他決定做出回到過去的舉動,並改變那些令他遺憾的事情,同時還想了解自己當初暫時喪失記憶的時候,究竟是發生了些什麼事?誰知這樣改變過去、旋乾轉坤的舉動,卻讓他陷入種種始料未及的局面。

主角倒轉時光改變過去的題材,早已不是什麼獨特的劇情素材,而用愛情或是其他情感來推動故事發展,以前也有好幾部佳作,如《似層相識》、《回到未來》、還是《黑洞頻率》等,都是頗經典或不錯的佳作。之後許多仿效的電影,就難免令人感到乏味、千篇一律,甚至有些情節不是穿梭時間,而是空間,也依舊難逃死板的公式 。不過《蝴蝶效應》的劇情卻沒有落入這死胡同裡。誰說科幻片重心一定要擺在科學理論或是華麗特效地畫面?《蝴蝶效應》就是可以去挖出新意,仔細玩味「人性」、探討「人性」,細心控制劇情,從頭到尾保持懸疑感,這不讓觀眾才看前面就猜到後面發展的特點,便是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的地方。

到底人是否真可以扭轉時空、改變命運?還是終究不該逾越這道界線?如主角老爸說的,其實這已經是上帝的權責,我們不該去觸犯這禁忌。這類疑問看來像是導演想傳達的,而最後導演也回答得很曖昧,不過正是這種畫面朦朧、淡淡哀傷的美感,讓這部片看完時,仍有餘韻猶存的感覺。此外,本片還有一點值得一題的是,觀者還可以從這部戲裡欣賞到男女主角演員一角多變、令人讚嘆的演技。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無間道海報02調整大小後.jpg   

《無間道》會紅,看到一半就知道了。「叫好」又要「叫座」的電影,如何去拿捏?說現實點,從叫好要邁向叫座,考驗的往往不是創作者本身,也許可以說是種讓時間、空間或其他無法控制的因素去裁判 社會大眾與自己思想契合程度的情形,假使圈子一小,難免就摻雜點孤芳自賞、曲高合寡的意味在裡頭。如果我們先排除掉創作者本身的心境,那麼客觀上來說,或許這可以說是種窘況。可藝術,不就難免常陷 入這種窘境?尤其在台灣,不只是電影,週遭生活裡、音樂、舞蹈、文學、設計、乃至於繪畫等,其實都難免發生這般情況。因此我們常可以發現,號稱國際級的音樂演奏會來到國內上演,裡面的捧場人數 遠比不上當今歌壇隨便一位流行歌手在西門町辦的演唱會;政府支持雲門舞集或是其他傳統藝術戲劇的動作,也不會比得上一年四季隨時都有,且還是專門為青少年特別量身打造所辦的熱舞勁歌活動。就連開設美術館的問題都只能從經濟利益上去考量,這藝術,怎能不窘?既然藝術注定活在如此窘境之中,那麼港片「無間道」,或許可以帶給台灣尤其是低迷的國產電影界一些啟示。

從叫好要到叫座,或許苛求於旁人了點,那麼不妨換個角度切入,從叫座,到叫好呢?

我常想,類似《無間道》這類東西,或許就是這樣子從叫座去尋找如何走至叫好的藝術結晶。《無間道》整片敘述兩位身分複雜的男人之故事,他們分別為黑幫和警界各自派到對方陣營的臥底。兩人命運是如此相似,反應、機智也勢均力敵、相差不遠。就在如此詭譎多變的氣氛下,彼此互相拿生命去作為賭注,誓死揪出對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是,等在前面的,除了重重的掙扎、考驗、與漫長的時間外,還有他們預料之外的另種終點,一種──「無間道」。

做臥底的,只要在敵營一日,就得守住自己秘密一日,哪怕犧牲自己所有的一切,也都得完全為這秘密去無條件奉獻。這樣的日子,是寂寞,更是無盡的荒景!何況還是像陳永仁這般做完一個臥底、再做下一個臥底的苦命警察。誰會知道當初那挾帶壯志、心內澎湃立志做警察的青年,怎會曉得自己以後做流氓的時間遠比做警察的時間來的多。而另一方面,劉健明則恰好相反,從劇情後面臥底原來不只一個以 及新上映中的第二集劇情來看,劉健明應是聽從自己年少時的幫派老大韓琛之命,而派去警界的臥底。只是他不但聽進「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話,更邊點頭聽進韓琛這另句話:「路怎麼走,由你們自己決定」。也至此埋下劉健明日後有朝一日可能背叛韓琛,轉投好人身分的伏筆。

kaiand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